2025年8月22日,駐澳大利亞大使肖千就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在澳第一大報《澳人報》發表題為《堅持正確史觀捍衛國際正義》的署名文章,強調中國戰場的戰略地位、中澳并肩作戰的歷史記憶、承認臺灣回歸的重要意義不容忽視,堅持正確史觀不僅有助于還原真相,還更有助于我們維護勝利果實、珍惜世界和平、開創美好未來。中澳作為反法西斯的堅定盟友,應共同堅守正確史觀,捍衛國際正義,為國際社會的持久和平、世界人民的共同福祉和中澳關系的美好未來攜手努力,共創美好明天。全文如下:
近日,澳大利亞各地舉行系列活動,隆重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周年。中國也將與世界人民一道,于9月3日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中澳作為反法西斯的堅定盟友,在人類文明最黑暗的時刻并肩作戰,為捍衛世界和平與正義作出了重要貢獻。長期以來,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所作出的巨大犧牲、歷史貢獻以及中澳并肩抗戰的史實經常被忽視和遺忘。戰爭硝煙雖已散去,但光榮的記憶不能湮沒于塵埃。堅持正確史觀不僅有助于還原真相,還更有助于我們維護勝利果實、珍惜世界和平、開創美好未來。在此,我愿分享幾點看法。
一、中國戰場的戰略地位不容忽視。受西方中心史觀影響,一些人往往將目光聚焦二戰歐洲戰場,忽視了中國戰場的重要作用。正如中澳合拍的《改變世界的戰爭》紀錄片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開辟了第一個反法西斯東方戰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付出傷亡3500多萬人的民族犧牲,不僅實現了國家和民族救亡圖存,而且作為二戰亞洲主戰場,為贏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巨大歷史性貢獻。中國共產黨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維護了團結抗戰大局,是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中國的抗戰極大削弱了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亞太地區的有生力量,也制約了日本和德國法西斯的全球戰略配合,為其他反法西斯國家贏得了寶貴的戰略準備時間,為保證同盟國各戰線協調配合、確??傮w戰略順利實施發揮重要作用。澳國立大學等機構的研究指出,中國抗戰為盟軍在太平洋戰場的勝利創造了條件。如果沒有中國的持久抗戰,日本可能更早將兵力投入東南亞和澳大利亞方向。
二、中澳并肩作戰的歷史記憶不容忽視。中澳兩國人民在戰火中堅守正義、并肩作戰,以巨大犧牲贏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歷史不會忘記,當日本侵略者對中國南京進行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時,180名澳坎布拉港碼頭工人團結起來,發起長達十周的罷工,不讓一寸生鐵淪為侵略者的屠刀。歷史不會忘記,澳“海鷗支隊”士兵與中國海南島抗日游擊隊共抗日軍,將一腔熱血灑向中華大地。歷史不會忘記,澳大利亞在二戰中對日作戰,不僅對太平洋戰場具有重要意義,也與中國戰場形成戰略呼應,共同構成了反法西斯的重要組成部分。中澳守望相助、團結抗爭的共同記憶值得兩國人民珍藏和銘記。
三、承認臺灣回歸的重要意義不容忽視。80年前,臺灣重回中國版圖,得到主要戰勝國及日本承認,這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的勝利成果,也是戰后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歷史和法理事實不容置疑。中國直接參與了聯合國創建的歷史進程,是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國家。1971年,第二十六屆聯大以壓倒性多數通過第2758號決議,從政治上、法律上和程序上徹底解決了包括臺灣在內的全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該決議明確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然而,有些人卻企圖詆毀聯大第2758號決議權威性,炒作所謂“臺灣地位未定論”“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過臺灣”的謬論,虛化、掏空一個中國原則。這完全是對事實的歪曲,對歷史的篡改,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的踐踏。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臺灣”分裂和外來干涉,是維護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必然要求,是確保臺海和平穩定的基礎和前提,也是維護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后國際秩序的正義之舉。
中澳在戰爭硝煙中結下患難之交,如今同為亞太地區重要國家,都致力于維護和促進亞太及世界和平、繁榮與穩定。忘記來時路的民族難有光輝未來,選擇自己的道路并不意味著獨自前行。中國愿同澳等愛好和平的國家一道,堅守正確史觀,捍衛國際正義,為國際社會的持久和平、世界人民的共同福祉和中澳關系的美好未來攜手努力,共創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