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交媒體已成為澳大利亞青少年生活的日常標配。但隨著網絡欺凌、有害內容頻發,澳大利亞政府監管再次升級——繼2024年禁止未成年人使用Facebook、Instagram等平臺后,澳大利亞政府擬將YouTube也列入禁止16歲以下人群使用的社交平臺名單,引發輿論熱議與社會多元反響。
2025年7月30日,澳大利亞政府向議會提交的《2025網絡安全(年齡限制社交媒體平臺)規則》,擬將優兔(YouTube)也納入16歲以下人群禁用的社交媒體目錄。未能采取負責任措施阻止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務的社交媒體平臺,將面臨最高4950萬澳元(約合人民幣約2.3億元)罰款。
根據澳大利亞電子安全專員辦公室公布的數據顯示,超過75%的青少年每天在社交媒體上花費兩個小時以上,部分甚至超過四小時。與此同時,網絡欺凌、仇恨言論和隱私泄露事件頻繁發生,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許多青少年因長時間接觸社交媒體而出現焦慮、抑郁等情緒問題。
盡管社會整體支持該禁令,但受訪者觀點呈現多元化。薩姆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青少年具有較強的自主意識和應變能力,即使禁令實施,他們仍可能通過其他途徑接觸社交媒體。另一位受訪者麗貝卡認為,該禁令難以真正實現規范效果,平臺方才應承擔主要責任,加強對青少年可接觸內容的監管。邁赫蘭稱,社交禁令作為干預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積極作用,但他并不完全贊同全面禁止青少年使用社交媒體。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的報道,部分受訪青少年表示該禁令并不會該改變他們的想法。即便無法直接使用社交媒體,他們也能找到其他接觸社交媒體的途徑,而且還有可能出現一些反叛行為。
澳大利亞電子安全專員辦公室負責人朱莉·英曼·格蘭特表示,社交媒體禁令是保護未成年人免受網絡風險的重要措施,有助于減少青少年接觸有害內容和網絡欺凌的機會。但她同時也強調政策需要與家庭引導相結合,才能發揮最佳效果。
澳大利亞通信與媒體管理局數字政策主管魯思·埃文斯表示,目前年齡驗證技術仍存在準確率和隱私保護的挑戰,呼吁政策執行中注重技術完善和用戶隱私保護,確保措施既有效又合法。(文/蒲美玲 視頻/楊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