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悉尼8月10日電 “和平與未來”大型交響史詩音樂會暨二戰圖片展9日晚在悉尼市政廳舉行。本次活動由悉尼華星藝術團主辦,中國駐悉尼總領事館、澳大利亞海事工會、新南威爾士州南岸工會聯合協辦,吸引中澳各界人士2000多人觀看。
“和平與未來”大型交響史詩音樂會暨圖片展在澳大利亞悉尼舉辦(攝影 馮昕宇)
“和平與未來”大型交響史詩音樂會暨圖片展在澳大利亞悉尼舉辦(攝影 馮昕宇)
“和平與未來”大型交響史詩音樂會暨圖片展在澳大利亞悉尼舉辦(攝影 馮昕宇)
音樂會凝聚了近400名來自中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德國、意大利、波蘭等國家的藝術工作者,呈現了融合交響樂、合唱、獨唱、朗誦等多種藝術形式的和平贊歌。從蕩氣回腸的《黃河船夫曲》、《保衛黃河》,到凝視犧牲與信仰的《辛德勒的名單》、《啊,朋友再見》,表演者用多語種、多風格、多維度的表達,喚醒了來自歷史深處的集體記憶。音樂會在中澳青少年合唱《明天會更好》中落幕,寄托了澳大利亞各族裔青年對和平未來的共同憧憬。
中國駐悉尼總領事王愚致辭 (攝影 韋東宇)
中國駐悉尼總領事王愚在致辭中表示,80多年前,中國人民付出巨大犧牲,以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對歐洲戰場和亞洲其他地區反法西斯戰爭發揮了策應和支持作用,遲滯了日本“南進”太平洋步伐。澳大利亞的戰士們同樣英勇無畏,兩國人民同仇敵愾、守望相助,共同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終勝利貢獻了重要力量,勝利屬于中澳人民,中澳友誼長存。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州長代表、該州上議員馬克·布蒂吉格贊揚了中國人民在二戰中的突出貢獻。他表示,和平是我們當下與未來應共同守護的價值,是多元社會共識與團結的力量。
澳大利亞澳中人民友好交流協會會長田飛在采訪中提到,80余年前,澳大利亞碼頭工人秉持正義與良知,堅決拒絕為“達爾富拉姆”號貨船裝運將被用于制造侵華戰爭武器的生鐵,以實際行動聲援中國人民抗戰,最終促使澳大利亞政府宣布停止向日本出口生鐵。這一事件成為中澳兩國共同反對法西斯侵略的重要見證,彰顯了兩國人民在和平與正義事業中的歷史情誼。
新南威爾士州南岸工會秘書長亞瑟·羅里斯接受采訪時說,歷史具有循環性,和平與戰爭相互交織,但和平始終是人類的共同追求?!拔覀儾辉富氐竭^去的年代,應珍惜曾與我們并肩抗擊法西斯的朋友,并在未來繼續保持友誼?!?/p>
悉尼市民觀看南京大屠殺相關歷史圖片(攝影 馮昕宇)
當晚,悉尼市政廳劇場大廳內還展出了二戰歷史圖片資料,包括南京大屠殺、達爾富拉姆事件等。這些圖片生動再現了八十年前世界各國人民共同抗擊法西斯的英勇場景,吸引觀眾駐足觀看。
中國駐悉尼總領事王愚慰問旅澳抗戰老兵及家屬 (攝影 馮昕宇)
音樂會舉辦前,王愚還慰問了旅澳抗戰老兵及家屬。他表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付出犧牲最大,對日本侵略者的徹底覆滅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為人類和平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劉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