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記者譚利婭】據澳大利亞新快網1月27日報道,中國目前正就在南極洲建設一個全新的氣候改變科研站,向澳方提出環境審批申請。
報道說,根據《南極條約規定》,澳大利亞官員必須對類似項目的環境審批工作負責。
據報道,中國所計劃建造的這個全新科研站的基地將會設立在Terra Nova灣的Inexpressible島上。
中國的這份環境申請顯示,中國認為了解南極洲大陸的氣候改變影響對全世界和南極大陸來說都非常重要。全新科研站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供一個開展區域性跨科學研究的國際平臺,從而對氣候改變產生的連鎖反應開展一系列研究。這個全新科研站的研究員將會展開大氣、大氣-海冰-海洋的互相作用、冰川和海洋冰架的互相作用、生態環境監測、空間現象以及地質學的研究調查。
報道稱,自1984年以來,中國已經開展了超過24次的南極遠征。中國目前擁有兩個常年駐扎的科研站,分別是位于喬治國王島(King George Island)的長城站和位于Larsemann Hills的中山站。另外,中國還在南極洲冰蓋的最高點冰穹A設立了僅夏季才展開研究的昆侖站。
這個新的科研站計劃在2015年12月份動工,預計會在2017年初正式投入運營。這個占地面積達到5528平方米的科研站在夏季和冬季分別可以容納80名和30名科研人員,該地區冬季的溫度會低至零下43攝氏度。
這份由中國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遞交的長達200頁的環境審批申請詳細列明該了科研站降低大氣污染、燃料和石油泄漏、減少固廢、降低排污以及減少對附近企鵝和其他野生動物影響的計劃。該項計劃的重要環節就是采用太陽能-風能-柴油的混合電力供應系統以及廢水循環系統。
據報道,澳大利亞南極司希望公眾能夠在3月21日之前,對該項計劃發表意見。